跳舞草为什么会跳舞(为什么跳舞草爱“翩翩起舞”?)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1000更新:2023-02-09 17:01:23

真的有会跳舞的草吗

在我国云南、广东、广西一些山地的深山草丛中,生活着一种会“跳舞”的草,这种草是高1.5米左右的小灌木。它的叶是由三片小叶子组成的复叶,生在顶端的小叶长圆形,长5.5-10厘米,生在侧面的两片叶子比较小,只有2厘米左右。有趣的是,在阳光的照射下,侧生的两片小叶子,不停地“跳舞”,有时上下摆动,有时做360度的“旋转运动”,时而合拢,时而平展,时而上下分开,有快有慢,有上有下,此起彼伏,宛如舞台上的演员翩翩起舞,可爱动人。即使是在晚上,两片小叶也徐徐转动不止,只是“跳舞”的速度不如白天那样快。也许是它们累了吧。到了深夜,这些小叶才摆出了睡意沉沉的样子。把叶柄向上举起,贴近枝条,顶生的小叶垂下来,就像一把合拢了的小折刀。这种会“跳舞”的草就是“舞草”。

1981年5月,有人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里,发现了一棵会跳舞的小树。如果在这棵小树旁边放音乐,这棵小树便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曳摆动,翩翩起舞。树上的细枝嫩叶,会随着音乐作180度的左右扭转,音乐一停下来,小树立刻恢复了原来的静止状态,人们把它叫做“欢乐树”。有趣的是,小树在听到嘈杂的音乐或大声喧哗时,丝毫不动;只有听到优美动听的轻音乐或抒情歌曲时才会舞动起来。

跳舞草好像是不知疲倦的舞蹈家,昼夜不停地跳着舞,这种现象在植物界是罕见的。它不像含羞草那样,受到刺激产生的振感运动。也不像捕蝇草的捕虫运动,而是一种很特殊的运动,这种运动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彻底搞清楚。

为什么跳舞草爱“翩翩起舞”?

跳舞草是一种特别有趣的直立小灌木,祖籍在印度,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贵川一带的深山老林之中,已被国家列为珍稀濒危植物而受到保护。然而,除了稀有少见之外,它的“跳舞表演”却更令人感兴趣。

跳舞草具有与众不同的奇妙生理特性,因为它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远远超过它的植物同类。例如,当你对着它播放一首优美的抒情乐曲时,它就会像一名能歌善舞的女子,叶片飘飘如衫袖舒展,开始在乐曲中翩翩舞动。如果你对它播放杂乱无章、怪腔怪调的歌曲,或者放声大喊大叫,它的反应是不动也不转,不仅“罢舞”,似乎还会显现出极为反感的“情绪”。

科学家通过对跳舞草观察研究后发现,它实际上是一种对一定频率和强度的声波极富感应性的植物,与温度和阳光有着直接的关系。当气温达到24℃以上,且在风和日丽的晴天,它那一对对的小叶便会自行交叉转动,分分合合、上下跳跃。而且,两片小叶的转动幅度竟然可达180°以上!当一连串动作做完之后,叶片又会回复到原处,再重复转动。

当气温在28~34℃之间,尤其是在闷热阴天或在雨过天晴之际,整株跳舞草的数十对叶片时而像情人般“紧紧拥抱”,时而又像蜻蜓那样翩翩飞舞,眼花缭乱之中给人以美妙、神秘的感受。当夜幕降临时,它又会将叶片竖着贴在枝干上,紧紧依偎着,因此人们又给它起名叫“情人草”、“风流草”。

在解释跳舞草为什么爱“翩翩起舞”的现象时,科学家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各自做出的解释也各不相同。有些科学家认为,跳舞草的起舞与阳光有关,有光则舞,无光则息,就像向日葵冲着太阳转动一样。但也有的认为,“跳舞”行为是植物体内微弱电流的强度与方向的变化而引起的,或者是植物细胞的生长速度变化所致。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跳舞草的奇妙习性是生物的一种适应性,当它跳舞时,舞动的叶片具有恐吓作用,可躲避一些昆虫的侵害。跳舞草究竟为何爱“跳舞”,仍存在着很多疑问,要解开这个谜还需植物学家继续深入探索。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泡泡影视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Baidu   Google   神马   Sogou   360   Bing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3· 泡泡影视